七月底去了趟厦门。
厦门真干净,满眼绿色,空气超好,一比较,北京简直就是垃圾场。
各个地方跑了一圈,最后去了南普陀寺,到了发现人山人海。
我也在这个大军里,看见了么
大家远道而来,近道而来,只为看看观音菩萨长什么样子么,看大悲殿的拥挤。
我更喜欢后山,各种古迹让人沉静,静心,这里有很多舍利塔。这是洗心池,洗一洗再上去,清静地从此始
太虚大师的舍利塔,民国四大高僧之一,认的么
后山的沉静和寺院的喧闹,两种极大反差,是大家不知道后山路么?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在舍利塔那里,几个年轻人,拍舍利塔的时候不太恭敬,还有人直接爬到舍利塔塔基上拍照,真以为是个风景建筑了。
整个过程中,游客的基本素质还行,如:不乱扔垃圾,少大声吵闹,少随地吐痰。
但爬舍利塔,如路人甲一样匆匆看一眼观音菩萨的塑像,所为何来。
佛教是一个教育方法集合,教人从善,教人心灵归于平静,趋入道行,信解行证。大众对佛教的了解大部分止于迷信,求佛保佑生意、学业、赚钱...... 真得入门者寡
从游人来看,大众基础信仰教育的缺失,心缺乏尊重,看热闹的多,难深入进去。看看导游对佛像,掌故说错那么多,就知道有多肤浅。
游人大众缺乏更好的内在品质,佛教不是一个教育人的么,佛教对这种现象难道没有责任么,担当在哪里??
解放前,我家西边有个土地庙大小小庙,里面供的是佛,金的,大家有点事情都去拜一拜,迷信不迷信且不说,起码有所敬畏,文革后,被偷走了,辗转几次不知所踪。
唐朝时候,佛经的翻译是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在一起,翻译,润色,流程严格程度令人震惊。皇家放着大藏经,老百姓看不到的,出家人可以阅读,所以以前出家人地位很高,文化层次处于最上层。 所以寺院也兼着大众教育的功能,特别初一十五去寺院上香,平时的法会活动。
49年后,各种运动,各种淘洗脑子,引导大家追求物质,追求权力,就是不让人注重价值和内在的教育。看老一辈的高僧,大都在监狱里呆过多年。古今出家人的待遇大逆转,兼着教育角色的寺院当然不会好过。甚至很多寺院有党派人常年驻守监视,外表看是某某高僧title最高,说话管用的确是那些小喽罗。
如此形状,佛教的教育功能在大众教育上缩水太多。大众内在素质的提高不是通过条条框框,法律法规,而是通过内在素质培养,读书,阅经,听经,静修。所以么,拜托zf和d,放开禁制,让佛教的归于佛教,发挥其本来功能。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,不会对政权造成威胁,别怕。
看看常去出家人那里的人群,zf高官,市长,各类有头有脸的名人,为嘛跑这里去? 心里不踏实吧,哈。当人们物质生活丰富了,精神内在生活是必需的。心不踏实就会迷茫不知方向。
当下最需要的是大众教育:敬畏,尊重,善良,良知,担当,因果,生命的意义,生从何来,死往何处,修行。这些本来就是佛教基础功能之一。所以:让佛教的归于佛教。
因此提出以下建议:
1. 所有寺院取消门票(主要是景区收取的);
2. 解除对寺院的监视,让出家人能说话;
3. 僧才的培养,提升互联网方面的教学品质;
4. 佛协:提升网络上的反应能力,及时对不如法现象鉴定,避免负面影响或误解扩大,保护佛子的权益;
5. 不得绑架寺院,以赢利为目的搞一些开发,如曲江系,法门寺景区;
6. 网络弘法活动和寺院法会,及时公布;
7. 开设佛学电台和佛学电视台;
8. 小学融入佛学教育,如:因果、善恶等普世价值观的普及
建国前后是一个分水岭,这几年也是一个回归的分水岭,希望会越来越好。
:)
0
推荐